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哈佛招生办 | 哈佛招生官亲述大学申请材料的审阅流程

海角春藤 2023-11-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藤伙伴 Author 青藤伙伴


转载:青藤伙伴(qingtenghuoban),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中西方名校家庭的聚集地,是K12菁英家庭都在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


无论是美高还是美本申请,招生官会重点考虑申请者的四要素:学术、活动、推荐信和文书。


  • 学术包括GPA、标化考试、还有竞赛、科研成果或课外学习过高难度的、有挑战性的课程,比如大学数学、物理等。GPA和标化考试只是门槛,要求申请美国藤校或顶尖的名校,上面提及的其他学术的表现在申请中更为重要。

  • 活动既要能展现你的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高超的学术能力以及个人的品质等,又要体现你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同时要够丰富,足以体现你有趣的灵魂;

  • 推荐信包括校内的两封推荐信,通常一封是课程老师的推荐信,一封是班主任的推荐信。如果学生申请的是世界顶级名校,最好再有一封校外大牛导师的推荐信。

  • 文书更不用说了,要以几百字的叙述,展现你过去18年的精彩人生!


听起来就让人无从下手,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申请就是门“玄学”,搞不懂也摸不透!


但事实上,这门“玄学”的背后有着很清晰的逻辑,这些逻辑的执行者,就是我们熟知的一群人——大学招生官。到底他们的选拔逻辑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哈佛大学招生官的世界,看看哈佛招生办每年如何从40000左右的申请者中选出最后5%成为录取者,这会让你对“哈佛大学决定谁有资格成为哈佛学生”这一命题有深刻的理解。下面就帮助你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哈佛大学招生官《申请材料的审核流程》是怎样的。



01

哈佛大学招生录取的大体流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会有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学子咬紧牙关、交叉手指、点击“提交”申请进入哈佛大学。

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将会失败。

毕竟想进入这所世界顶尖大学并不容易,但它的申请其实也不神秘,甚至可以说,逻辑清晰。主要分为三步:

  • 首先由两位阅读者对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阅读和打分。

  • 当第一个阅读者阅读好以后会把这些材料给第二个阅读者。

  • 经过两轮的筛选后,把通过的申请材料提交到委员会里面进行最后的表决。


但这三轮流程分别都在审核什么内容?打分标准如何?什么样的材料才会通过两轮审核进入最终的委员会表决呢?


02

前两位招生官是如何阅读材料的?


首先像很多大学一样,哈佛也会给每个招生官分配一个地理区域,要求他们阅读居住在该区域的所有学生的申请。

每一份申请的第一个阅读者承担了更多繁重的任务,他首先要把学生申请材料的主要信息放在一个汇总表里面,然后记录一组哈佛式的数据点,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国籍、种族、父母的个人信息、被招募的运动员身份、社会经济背景、标准化考试分数、学习成绩、课外活动、个人品质和学校的推荐信等。

但不只是简单的整理,招生官会在汇总的同时进行审核,而且基于审阅的材料,他还要给学生提供评估分和个人评语。

而且与外界传闻“招生官最多只会花费3分钟看你的材料”不同,越是优秀的申请者,招生官花费的时间可能更多。

经过第一轮筛选,不合格的申请者会直接被淘汰,没有第二轮审核的机会。而且第一轮越是经验丰富的招生官,他越了解哪些申请者不适合哈佛,所以第一轮从他手中淘汰的人也就会越多。

第二位阅读者会根据第一位阅读者提供的信息再次审阅,并给每份申请材料打分和写评语。

两位阅读者对申请材料给出的评分和评语非常重要。因为委员会需要审阅的材料太多了,不是每个委员都能把所有的申请材料都看完,所以委员会主要是基于评分和评语来做最后的录取表决。


03

前两轮筛选的评分标准是怎样的?


打分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熟知的四项:学术表现、课外活动、个人品质和综合成就。但不同学校评分标准不同,哈佛的分数通常在1到4之间:1是最高的,4是最低的,用加号和减号来提高或降低排名。具体标准如下:

学术表现:


  • 第一类学生为极度优秀,基本SAT要达到1500分、SATⅡ要达到750分、AP课5分或者IB课是7分,同时推荐信非常突出,教授也审阅过ta的相关作品并给予高度肯定,这种学生每年只是凤毛麟角。

  • 第二类学生同样非常优秀,通常在班里面能达到前5%,同时SAT、SATⅡ、AP课程也有不错的分数,教授也会读ta们的一些作品,可能没有第一类成就那么突出。

  • 第三类学生一般在校成绩在全年级占前10%-15%,标化成绩属于平均水平,老师的推荐信也是给与正面的认可,ta可能在学校里面是一个荣誉学生。

  • 第四类学生一般学术表现不太突出,除非在其他方面有过人成就,否则很难进入下一轮。


建议:学生们一定要把握好在校GPA,选课要贴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同时又有一些挑战性的课程,比如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如果学校内无法提供有挑战性的课程,可以考虑校外学习,来体现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和与众不同的学术能力。


不要有太多的同等含金量的竞赛罗列,也不要盲目地追求托福、SAT/ACT超高的分数,分数过线就好,因为超高分数的学生太多了,不会因为超高分来增加学生的竞争优势。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比如:含金量高的竞赛、科研成果、高挑战的课程等展现给招生办的教授来提高竞争力。



课外活动:


  • 第一类代表有国家级的才华,无论是运动员、音乐家、表演家,还是奥林匹克竞赛等,都是国家层面的活动,这种学生少之又少。

  • 第二类代表在地方上,或者在州里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比如你在州里面得过一个课外活动的比赛奖项,或者你在学生组织里或者校体育队里面担任领导和队长。

  • 第三类代表主要在学校里和当地的社区有课外活动的方面,但是达不到刚才前面说的两种情况。

  • 第四类代表在各方面活动都没有太多参与的申请者,基本也与进入下一轮无缘。


建议:想要申请名校的学生,活动上的深度比广度更加重要,也就是你做了多项活动,每一项都很重要,让学生反而失去了特色。正确的做法是突出1-2项重点的活动,这1-2项活动要跟专业匹配,并且有很强的影响力。世界级的影响力比国家级的要好,国家级的影响力比地区级的要好,地区级的影响力比仅仅是学校内部的影响力要好。这些活动要非常好地体现出你的热情、能力、品德等各个方面。


我们为什么建议家长们要帮助孩子进行早规划,因为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跟我们经营公司对员工培养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8-9年级孩子在活动中就像一个公司里的初级员工,到了10年级由于能力提升,可以担任部门经理,到了11年级,经过几年的锻炼和成长完全可以胜任成为总经理......


个人品质:


  • 第一类,有非常突出的个人品质,这与老师的推荐信和面试评语都有关,一般老师的推荐信提到这是我职业生涯里面最优秀的一个学生,甚至面试官也会这么说,他面试这么多人这是非常少见的一个人。

  • 第二类,属于比较出类拔萃的类型,一般在推荐信里面和面试评语里面都会说,是“最好的之一”或“今年最好的”。

  • 第三类,也属于比较杰出的学生,但是往往没说是这一年的申请者里最棒的,名列前茅的学生。

  • 第四类,属于比较正面的学生,但是没有特别的与众不同,他们是很不错的孩子。推荐信上也只是一些比较正面的肯定。

  • 第五类,在品质上存在负面影响,或者人品上老师会有一些质疑,或者面试官会有担忧的情况。


同时注意学校的推荐信和高中升学顾问的推荐信也是给个人品质打分的一部分,但是不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来评估,所以招生官在给申请者个人品质打分的时候也会基于他的推荐信打分。


建议:招生官希望看到你的领导力、激情、成熟度、坚强的品格等方面的个人品质,而不希望你是一个负面的形象,这些可以通过你的活动、文书、面试、推荐信等环节体现。这几个环节一定要像一幅立体的画一样展现出你的特点,千万不能脱节背离主题。


申请相当于完成一个项目,所以建议家长务必聘请专业的导师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项目。



综合成就:


  • 第一类,有95%的概率被录取。这类被录取的人,事后被证明他们基本上是在哈佛录取的学生里面占比1%-5%,这是最顶尖的级别。

  • 第二类,有50%-75%的概率被录取。这种学生基本上会达到一个全国性的竞争水平,他们在多项领域里面包括个人品质,学术,课外活动都很优秀,没有拿到国家奖项或项目成果,但接近国家级入围水平。

  • 第三类,有20%-40%的概率被录取。这类申请者的综合评分是很不错的,但缺乏国家层面上耀眼的竞赛成绩或项目成果。

  • 第四类,只有5%的概率被录取。这些学生的分数在众多申请者中属于低于平均水平的,这种类型大概率不会被录取。


建议:综合成就其实就是招生官在给前面三个维度即学业、课外活动、个人品质打完分以后,结合这前三项打出的一个综合分数。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学生能够在每一项都特别突出,只需要学生在其中的一项是非常突出的,那么就已经有95%的概率被录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特长或闪光点,比如:数学或科学某一个领域获得超高的能力展现,展现的成果比目前已经进入哈佛本科生的数学能力还要强;世界级或国家级的体育项目的冠军、亚军或第三名;或才艺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或一个跟自己专业相关的项目做了多年,有世界级、国家级的影响力,或至少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的学生是非常稀缺的,往往由于与众不同的特长获得不止一所大藤校的offer。


04

最终的委员会是如何审核的?


在完成材料审阅和申请人排名之后,得分最高申请者的资料将连续提交给两个招生办公室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必须对申请者投赞成票,该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哈佛。
正如前文提到的,综合打分是1-4分(1分是最高分,4分是最低分)。这4分里面还带有加减号,比如是2+,2-,3+,3-。
通常总成绩为2分或者更高的申请者(这要求每个单项分数都要是2分或者更高)会进入委员会阶段,第一个阅读材料的招生官会根据每个申请的情况决定那些得分为3+的申请者是否进入下一轮,而3分或者更低的申请者基本早早就被淘汰了,整个录取过程是非常量化的。
所有进入委员会的申请会先经历第一个申请委员会,这是一个较小的小组委员会,由5到8人组成:招生官员、教职员工和一名担任主席的招生办公室高级职员。这类的小组委员会有若干个,每个都专注于审阅来自某一地域申请人的资料。
小组委员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必须对申请人投赞成票,申请人的资料才可能会被递送至由近40人组成的全体招生委员会(Full Admission Committee)。
对于进入最后委员会阶段,每个招生官会对他所负责的学生就要进行辩论、维护,讨论他们的优势,尤其要找出他们的亮点,以此来打动招生委员会。
按照前面的打分,凡是能综合评分是1分的,几乎都不用讨论,立马就录取。所以讨论的重点主要是在2-3分之间的申请者,这样的人是超过了招生所需要的录取人数的。


这个时候招生官就要为自己负责片区的学生争取利益,比如说可能从申请者音乐方面的才华来打动委员会,还有可能通过主观性来打动委员会,比如说这个孩子是一个很偏的一个洲的小城镇中,第一代来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毕竟每个招生官都希望自己的片区的学生能有你更好的录取结果。
由于大多数的教授和招生官时间有限,他们主要就看前两轮招生官汇总的基本信息,评语和打分,然后再通过听取这些招生官的陈述,最后由委员会决定是否录取。
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能进到委员会里面的学生人数往往超过学校的录取人数,所以讨论审核要有好几轮。往往内部会有一个首次被录取,首次被录取的人数也会大于它最终录取的实际人数。
早申请还好一些,通常在12月中旬就会拿到结果,但常规申请一般3月底才会发录取结果,那么在2月份的时候要将12年级的上学期成绩和最新获奖的材料更新进来。这些新的材料又重新会影响原来学生的评估。这样就会导致录取结果被重新划分,很可能是有些之前没有被选上的学生反倒被录取。而有些当时在内部首次能被录取的,反倒被刷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说招生委员会是非常“善变”的 ——经常改变决定,对介于“录取和拒绝”边界的申请人,经常重新考虑、甚至偶尔撤销其录取或拒绝的决定。


最后,我们想跟大家说,务必在申请前充分武装自己,争取做到一份完美的申请答卷,递交申请后,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其他学校都有waitlist列表转正,但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哈佛很少会有这种机会。
以上就是哈佛招生办录取的全过程。


 THE END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关注本号


相关阅读:

美国奥运选拔机制和顶级高校招生偏好

埃默里招生办被斥“胡说八道”:那些招生官永远不会告诉你的事

美国大学招生官最不看好的四类活动,别撞枪口!



转载:青藤伙伴(公众号ID:qingtenghuoban)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中西方名校家庭的聚集地,是K12菁英家庭都在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点击“在看”

或者  转发   留言  

让我们了解您的需求,更多推送此类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